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

发表时间:2024-03-13 15:43:30 点击: 85

image.png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危害:

一,影响结构承载力和使用安全性 :对于受弯构件的楼板,尽管受弯区允许在一定范围内的裂缝宽度存在,但是裂缝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一些使用者在装修和使用时又给楼面增加了很多设计者没有考虑的荷载时。

二,影响结构的防水性:具有防水要求部位砼产生裂缝,除了影响结构安全性外,所带来的最直接的新问题是渗漏水的危害,尤其是在没有做防水的部位表现突出。

三,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化学侵蚀、冻融循环、碳化、钢筋锈蚀、碱集料反应等都会对混凝土结构体产生破坏功能。这些破坏功能的发生进行得快慢,除了受混凝土自身材料性质的影响外,裂缝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很多因素会促成钢筋锈蚀的加快,碱集料反应及碳化速度的加快进行,从而引起耐久性的下降和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   裂缝是怎样产生的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可归结为材质、施工方法不当、结构设计原因和混凝土固有收缩特性等几个方面。

(1)水泥供应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会引起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

(2)施工荷载过于集中、上人操作时间过早、模板与支撑有间隙、拆除墙角模板方法不当、板内埋管集中和重物冲击等不当的施工方法都会使楼板产生裂缝。

(3)混凝土楼板在浇筑初期(终凝前)的凝缩变形以及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干缩和水化作用引起的自身收缩都会造成楼板产生裂缝。

(4)由于构造设计的原因,边跨处的楼板、承重梁处的楼板、转角处的楼板和预埋水电管线附近的楼板往往容易产生裂缝。

2   怎样防止裂缝产生

2.1   从设计角度考虑

(1)对于厨房、浴厕和阳台板,则要求其厚度不能小于90 mm;对于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要求其设计厚度一般不小于110 mm。

(2)对现浇楼板位于墙转角处的板面,一定要设置放射形钢筋,而且要保证钢筋不少于710,其长度要大于1/3板短跨长度,而且不小于1.5m。

(3)对于外墙转角处的构造柱,要求其截面最好为240 mm×240 mm,而对于和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要求其截面高度不得大于300 mm。

(4)选用混凝土,要求其强度等级不低于C30。

(5)当住宅的长度大于30m时,一般在楼板中部设置后浇带,在后浇带两边设置加强钢筋;等待混凝土早期收缩基本完成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使之成为整体结构。

(6)对于比较方正的开间,其屋面板要设置双层双面钢筋,而且要求楼板上部的钢筋要满足相关锚固长度的要求。

2.2   从施工角度考虑

(1)对于现浇混凝土楼板,要求选用砂石料最好选用中粗砂。

(2)现浇混凝土楼板混凝土选用外加剂,要求减水率最好不低于8%,同时要求外加剂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

(3)如果楼板混凝土使用预拌混凝土,含砂率要控制不大于40%,每m3粗骨料用量不少于1 000 kg,同时,掺加不大于10%的粉煤灰。

(4)使用预拌混凝土,在进场时要检查入模坍落度,要求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 mm,其他住宅不应大于150 mm。

(5)如果遇到悬挑现浇板,比如阳台和雨篷,在负弯矩钢筋下面要设置马凳,间距不大于300 mm,以保护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不发生位移。

(6)在浇筑现浇楼板混凝土时,钢筋工最好跟班施工,在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现浇板的浇筑厚度,并注意钢筋不位移,以保证浇楼板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7)现浇混凝土楼板的线管要求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如果是双层双向钢筋,则要求在下层钢筋之上布置线管;在布线交叉的地方要采用线盒,线管直径要求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要增设钢筋网带,选用6@150,长度不小于450 mm的钢筋,而且线管不得平行布置于梁边150 mm以内,同时,严禁在现浇板中水平埋设水管。

(8)现浇楼板浇筑混凝土时,注意在混凝土初凝前和终凝前分别要进行二次振捣和两次压抹。

(9)浇筑完现浇楼板混凝土后,要在12 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要求养护时间大于7 d;而如果混凝土掺加了缓凝型外加剂,要求养护时间必须大于14 d。

(10)养护期间,在确定混凝土强度小于1.2 MPa的情况下,不得进行后续工艺施工;在混凝土强度小于10 MPa的情况,不得在现浇板上堆放重物。等混凝土强度大于10 MPa时,可以在现浇楼板上吊运、堆放重物,但也要注意避免物体直接跌落对现浇板造成冲击影响。

(11)选用现浇楼板模板支撑架一定要经过设计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要有保证措施以保证支撑架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要求其与墙的间距不能超过300 mm,中间立杆间距最好不要大于1 200 mm。为不至于延误工期,最好一次性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顺序逐步拆模。

(12)一般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地方设置后浇带部位,一般取后浇带宽度为700~1 000 mm。后浇带混凝土最好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其施工要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60d后进行。



内容来源:砼享未来闻宝联技术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涉及的部分文案、图片、视频摘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本站不对其准确性负责。部分内容、图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内容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